团队负责人介绍:
葛明华,******学院院长,头颈肿瘤领域全国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擅长甲状腺癌微创手术治疗、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挽救手术、口腔颌面肿瘤的切除和修复重建以及喉下咽肿瘤的综合治疗。
人才称号:
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
学术/社会兼职:
******委员会主委,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前任主委、肿瘤整形专委会候任主任、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候任主委,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甲状腺肿瘤专委会前任主委,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第三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获得者。浙江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全省头颈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
- 开展临床试验优化头颈鳞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方案;
- 开发针对恶性头颈肿瘤新型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细胞治疗等不同组合)的临床研究;
- 建立甲状腺癌临床大样本组学队列并探索甲状腺低、未分化癌恶性演进的分子机制;
- 发掘治疗恶性头颈肿瘤的新靶点、新方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
- 研究关键蛋白代谢水平差异影响头颈肿瘤治疗效果的分子机制等内容。
代表性研究成果:
- 创建以“葛-郑氏七步法”和“三推进悬吊建腔法”为核心技术的国内首创无充气腋窝腔镜甲状腺外科技术新体系并全国推广,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国际首次报道ctDNA基因突变/融合作为风险分层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围绕高危甲状腺癌率先报道重塑基质微环境以及乙酰化修饰介导骨架稳态失调驱动肿瘤转移的关键作用。
主持制定甲状腺领域国家行业规范2项,诊治指南2项,团体标准1项,专家共识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重点1项),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在Nat Commun、PNAS、Mol Cancer、Adv Sci等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主编《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颈淋巴清扫术》《唾液腺癌的临床诊治》等共同主编《甲状腺肿瘤学》《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等。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
孙金鹏,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院副院长。
人才称号: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药理学研究方向),国家杰青延续资助获得者(2024年) ,新基石项目研究员(2023年)。
学术/社会兼职:
孙金鹏教授目前担任国家卫健委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委员会常务委员等。担任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委;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委;博士后基金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国际合作,杰青,优青一审,二审评委。
研究方向:
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发现、信号转导及功能等相关药理学研究。
目前以通讯作者在Nature(9篇),Science (2篇,封面), Cell(4篇,1篇封面),Nature Metabolism(2篇),Cell Metabolism(2篇),Nat Chem Biol(4篇),Cell Research(3篇),PNAS(6篇),Nat Commun(13篇)等SCI收录杂志发表90余篇文章,并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大会做特邀报告,产生广泛学术影响。曾获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202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2022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第十七届中国药学发展奖临床医药研究奖(2023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202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23)等。目前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北京市重点项目等多项基金。
代表性研究成果:
1、开发了微尺度生物力激活等新方法,发现了平衡觉和听觉受体,阐明了受体介导力和多种感觉的分子机制,拓宽了GPCR配体的识别边界;
2、发现了神经酰胺及类固醇激素的膜受体亚家族,改变了学术界对类固醇作用机制的认知;
3、解析了GPCR介导基本感觉,如嗅觉,痒觉和力等环境变化的编码机制;
4、提出配/受体-胞内(膜)效应器动态多元互作理论,建立了内源性配体捕获和高灵敏多通路GPCR活力检测等新系统,实现了配-受体瞬时和弱作用的表征,发现了多个重大疾病中主要激素和代谢物的膜受体。明确了糖尿病,特应性皮炎等一系列疾病新的药物靶点并开发了多种特异性好,可推向临床的活性物质。
岗位要求:
-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 获得或即将获得药学、合成化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模拟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在小分子设计合成、计算机模拟,药物分析、药物毒理检测,药物代谢分析药物筛选等领域有研究经历并有SCI论文发表者优先考虑,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者优先考虑。
- 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博士后入职后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针对靶点的受体药物设计。
专业:临床医学、医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材料等相关专业。
薪酬待遇:
- ******医院联合培养,待遇从优博士后相关待遇:特别资助类(年薪不低于45万元)、重点资助类(年薪不低于40万元)、项目资助类(年薪不低于30万元)。
- 可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
- 提供优质基础教育服务和医疗保障服务。
人数:4-6人
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照片、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列表、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基金等);
2、学历或学籍证书/资格证书/获奖证书扫描件。
联系方式:
************医院联合博士后应聘”。经面试考核后择优录用,应聘材料将予以保密。